沈德忠院士学术报告
时间: 2011-11-24  作者:   浏览次数: 1951

学术报告

 

报告题目:多彩的人工晶体

报 告 人:沈德忠  院士

报告时间:2011年11月25日(星期五)上午9:30

报告地点:现代光学技术研究所(院士楼)311会议室

欢迎广大师生参加!

 

报告人简介:

 

沈德忠院士,人工晶体专家,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,中材人工晶体研究院高级工程师。1941年生于贵州贵阳,1964年,四川大学物理系固体物理专业毕业,1986-1987年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进修光波导,1993-1994年在美国圣芭芭拉大学合作研究光折变效应。1985年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,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。

沈德忠院士长期从事无机非金属晶体材料的生长、应用及探索研究。先后生长出铌酸钾(KN)、磷酸氧钛钾(KTP)等10多种晶体;研制成功高光学质量的大单畴KN晶体,使该晶体的批量生产和实际应用成为可能;首次在掺铁KN晶体上实现了室温自泵浦相位共轭;首次用改进熔剂法研制成功大块高光学质量的KTP单晶,不但打破了美国对该晶体的垄断和对我国的禁运,而且批量生产和出口,效益显著。“铌酸钾晶体的研制”获1988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。熔剂法电光KTP晶体的研制成果,获200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以及科技部代颁的美国杜邦科技创新奖。荣获中国发明专利5项、美国发明专利1项、申请发明专利2项,发表论文百余篇,出版译著1部。现为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、中非人工晶体研究院科技委主任。